核心技術Core technology
氨氮廢水資源化處理
氨氮廢水來源
氨氮廢水主要來自化工、冶金、石油工業、制藥、化肥、煤氣、煉焦和油漆顏料等行業。廢水中的氨氮一般是以銨鹽或游離氨形式存在,系國家嚴禁直排的高污染廢水。由于高濃度氨氮廢水組成復雜、對處理設備要求高,一直缺乏綠色、高效的規模處理技術與裝置。
氨氮廢水資源化處理技術
北京賽科康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中科院過程所“熱解絡合汽提精餾脫氨”處理技術的獨家授權推廣單位,通過含氨蒸氣直接冷凝吸收制備氨水的先進技術和一體化專有設備,廢水中脫出的氨不必再使用吸收塔回收,而直接生成15%以上的濃氨水,有效降低了設備投資和場地占用、簡化了工藝操作,并實現了廢水中99%以上的氨都以氨水的形式回收,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高濃度氨氮廢水資源化處理技術已在釩、鉬、鎳、稀土、鋯、鈮鉭等行業完成示范工程應用,使相關企業的新鮮氨消耗減少80%以上,氨氮廢水污染物處理率、資源回收率≥99%,處理后水中氨氮穩定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15mg/L),最低達到5mg/L以下。在實現環境達標的同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應用行業
·稀土冶煉行業
氨氮廢水一直是制約稀土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稀土高氨氮高鹽廢水產生量大、資源化回收價值高,但一直缺乏有效的處理技術。
贛南地區作為稀土冶煉和鎢金屬冶煉的主要基地,其氨氮廢水成分復雜、分離困難,現階段工業上主要以蒸發濃縮為主;而對于低濃度的硫銨廢水和氯銨廢水,處理效果不是特別好。在稀土行業,稀土冶煉廢水的主要污染物為pH值、SS、F-、氨氮,其中氨氮廢水按照污染物的性質劃分為如下幾種:
尾氣噴淋廢水:焙燒窯尾氣噴淋凈化產生的酸性廢水;
硫銨廢水:來源于混合碳酸稀土制備過程;
氯銨廢水:來源于稀土分離線有機相皂化、草沉分離及碳酸稀土生產過程,主要含氯化銨,污染物為氨氮、Cl- 。
硝酸銨廢水:在硝酸稀土制備及其深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污染物為氨氮、硝酸根。
公司項目實例:江鎢集團 江西金世紀新材料有限公司;
北方稀土 包頭新達茂稀土有限公司
·鎢鉬釩冶煉行業
在有色冶金廢水中氨氮濃度相當高,如鎢鉬冶金過程中結晶母液中氨氮濃度高達20-60g/L
鎢冶金氨氮廢水:在采用離子交換樹脂處理粗鎢酸鈉溶液凈化除雜并轉型的鎢離子交換工藝中,結晶后得到APT和結晶母液,部分母液外排,氨氮濃度為20g/L左右。
鉬冶金氨氮廢水:在鉬酸銨的生產工藝過程中,鉬焙砂經過酸洗后進一步用氨浸,酸沉后得到鉬酸銨和酸沉母液,母液排放,氨氮濃度為50g/L左右。
釩冶金氨氮廢水:釩廠采用鈉鹽焙燒-離子交換-NH4Cl沉釩生產五氧化二釩(V2O5),沉釩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高濃度氨氮廢水,氨氮濃度為13g/L左右。
·三元電池材料行業
隨著世界經濟快速發展,能源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而能源替代戰略的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商業化,帶動上下游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主力是電動汽車,動力來源于動力型儲能電池,主要有鈷酸理,鎳錳鈷酸鋰、磷酸鐵鋰三種。氨氮廢水主要來自于二元、三元前驅體工藝中產生的廢水。